新加坡缺乏专业艺术批评

章星虹

联合早报不久前刊登了一篇值得一读的深度报道,以专题形式探讨了新加坡近年来的“艺术文化节庆”现象,也为平日关注本地艺术发展的人们带来新的思考。

艺术领域悄然而起的变化,始于五年前。曾几何时,人们还常叹本地艺术文化园地缺乏 “人气”;今天,人们发现身边甚具水准的艺术文化活动与日俱增,从表演艺术活动如戏剧、音乐、舞蹈,到现代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再到实用艺术如装饰、传播设计等,令人目不暇给。

不仅如此,如今的新加坡,全年每个月都几乎有一出艺术大“秀”登场,有艺术节、戏剧节、舞蹈节、音乐节、歌乐节,还有艺术双年展。对于本地喜爱艺术的观众来说,包括我自己在内,这的确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变化。

然而,真正的挑战,往往都在迈出了第一步以后。我留意到,在连续举办了一系列大型艺术活动之后,新加坡开始用“文化艺术发展非常蓬勃”来形容自己。这样的定位,我认为还言之过早。

一个称得上“艺术文化蓬勃发展”的国际都市,往往具备四个条件,即有较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充满创意的创作人才、造诣甚深的专业艺评人、懂得欣赏的大批观众。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今天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节庆活动,可以说仅是向着“艺术都市”目标迈出的第一步,在艺术普及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我作为一名艺术活动参与者的观察而言,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在五年后的今天,新加坡的艺术园地依然缺乏专业艺术批评。本地观众除了参阅媒体的新闻报道、主办者印发的介绍性文字,常苦于无法能找到更多有关时下艺术活动的专业评论。于是一个个艺术文化节庆来了又去,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是匆匆掠过,在人们的艺术视野中并没有留下多少可供回味的印迹。

艺评人: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一道桥梁

在一个国家的整体艺术发展中,专业艺术批评究竟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自上世纪初起至今,艺术家们的创作,尤其是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创作,在形式和风格上均趋于脱离具象而以抽象形式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艺术家与普罗大众之间的交流不畅。其结果是,艺术家的作品愈来愈找不到观众,而观众也发现自己愈来愈弄不懂现代艺术。常见的情形是,一场“云遮雾罩”的现代艺术表演、一次“光怪陆离”的视觉艺术展览,足以让观众在大惑不解之后选择放弃,而且不再回头。

因此,如何留住观众,就成了决定新加坡艺术能否延续其旺盛发展态势的一个关键所在。此时,专业艺术批评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为观众解开对现代艺术的疑团、帮助观众弄懂现代艺术,遂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疏通和连接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观众在艺术启示下理解了艺术家,艺术家找到了听得懂自己的受众,而艺术活动主办机构也得以留住了愿意回头的观众。

在海外生活过的人相信都有这样的经验:身边的艺术活动颇为频繁,有看得懂的,也有不太看得懂的;不同的是,那里的专业艺评人总离人们的生活不远。他们中有艺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学校表演艺术系或视觉艺术系的教授讲师,也有专事艺术文化评论的资深新闻从业员。这些专业艺评人的颇深艺术造诣、对艺术的诚心投入、在长期浸濡中培养出来的艺术品味,使之能够从深层审视艺术家及其作品,写出中肯翔实、能够触动读者兴趣的艺术评论。

因此而受益的,是社会中的普罗大众: 对艺术素有兴趣的公众,能轻而易举地从大众传播媒介找到这些艺评人对时下艺术动向的专业评论;而本对艺术无甚兴趣的公众,在高水准艺术评论的耳濡目染之下,也会尝试渐渐走近艺术,最终对艺术产生兴趣。而这后一点,对新加坡这样一个新兴艺术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由此可见,在艺术普及方面,专业艺评人扮演了一个旁人无法企及的桥梁角色。期冀本地艺术推广机构能够注重这一角色,进而建立一个活跃的专业艺术批评机制。在这个机制下,鼓励专业艺术研究与教学人员以及资深新闻工作者多写专业含量高的艺术评论,并逐渐提高其艺术批评的常规性。相信这对推进新加坡艺术事业的持续性发展、提升本地观众的艺术鉴赏水平,将是不无裨益的。

广告

新加坡缺乏专业艺术批评”的一个响应

  1. 很大程度上观众群是培养出来的,不是等待出来的。新加坡的艺术节很多,艺术样式很国际,但观众群还非常普罗。艺术家、艺评人需要反思这样的巨大差距,找出相对平衡的方法帮助本地观众提高艺术鉴赏的水平和能力。

  2. 缺乏专业艺术批评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发表的园地。

    您只要看看那些垄断报业的言论版位,获得文章得到发表所占的比率是2:10,并且只发表有那些受邀作者的文章。

    在新加坡要谈到什么艺术普及方面的理想,只是空想,更别梦想80年代华文报章合
    并之前的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陈永健

  3. 这问题提出说明部分本地读者或电视观众不再滿足于目前报章媒体的取向,谁若为读者或作者提供多元层次的平台,那将是我们的福气,这可在我们当代文化断层修补工作的史册上记一大功。

发表评论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